近日,第七届国际索驱动并联机器人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隆重举办。本次会议聚焦索驱动技术前沿发展,汇聚了来自法国、德国、加拿大、迪拜等国家的顶尖学者,旨在搭建全球索驱动技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行远清大创始人兼 CEO 罗阳应香港中文大学刘达铭教授邀请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向国际学界展示了源于 “中国天眼” 技术转化的索驱动机器人创新成果。
在题为《行远机器人:为智能制造带来高速、大空间、高性价比的机器人》的主题分享中,罗阳系统阐述了行远清大索驱动技术的核心优势与产业化路径。他特别强调,公司核心技术源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中国天眼 FAST” 项目的馈源舱驱动技术转化,这一技术根基为产品性能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阳详细介绍了行远索驱动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刚性机械臂方案的三大核心优势:其一,采用复合超高分子合金纤细绳索替代传统刚性结构,运动速度远超传统机器人,响应速度突破人眼视觉追踪极限;其二,工作空间突破刚性机械臂的物理限制,可灵活适配多样化工业场景需求;其三,在显著降低能耗与综合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更高的载荷自重比,负载能力与工作空间范围同步提升。
本次会议上,各国学者围绕索驱动技术理论研究、控制算法创新及细分领域应用进展展开深入交流。在互动环节,迪拜未来实验室研究代表与罗阳进行了专项沟通,明确表达了技术合作与深度探索的意向。通过此次会议,行远清大已与多国索驱动技术研究机构建立初步学术联系,为国际技术合作奠定基础。